邢远 发表于 2013-12-2 01:39:55

张文才:智能建筑最新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张文才:智能建筑最新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由千家网主办的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上海分会已于11月21日在上海神旺大酒店成功举行。号称智能建筑行业第一会,无论是从规模、展商级别、还是讨论热度等都堪比往届,现场迎来了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智能建筑行业的设计院人士、系统集成商、渠道商、厂商、终端用户等专业观众超过800余人,共同围绕智慧城市与智能建筑探讨最新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在高端峰会上,现场嘉宾围绕智慧城市为主线,探讨了云计算、物联网、微智能等业界热点话题。其中涵盖综合布线、智能照明、智能家居、安防、建筑节能、系统集成等相关细分领域。其中业界智能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顾问总工程师张文才于现场发了了主题演讲,与现场嘉宾和观众一同分享了智能建筑新技术,并例举实际案例专业分析了其应用现状。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顾问总工程师张文才报告实录:《智能建筑新技术及其应用》  智能建筑发展从国家来讲只有20多年的历史,之前有许许多多的子系统,但比这个更早,更原始。最早的时候炒作比较多,但到今天为止实实在在的需求占到了主导地位。20多年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对提升建筑的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师把建筑设计出来,智能化系统起到什么角色呢?只能说给这个建筑进一步地增光添彩,它起到了一定方便快捷作用。  很多设备和系统都由原来的传统类型转换变成了智能型。比如电器方面一般来讲有时候在座的工程师也好,包括系统集成商都知道系统集成商还得有注册电气工程师,这不光是电气方面,还有智能化方面的内容。接触器很多原来是大量地耗能,现在变成了智能型。从建筑设备的系统里分离出来了智能型的监护系统,这些都是吃得透企业的开发原则,针对我们的建筑,针对我们的一些系统来做出来更贴切,更便于应用的一些系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顾问总工程师张文才发布主题报告  个人感觉到生活的改变基于数字化,整个建筑理念,这些智能化的系统同样基于数字化,没有数字化免谈这些问题。因为以前的东西怎么样走过来的大家很清楚。现在像计算机网络光纤到小区到建筑到楼层到每一户。  还有说到6类、7类,甚至更高级别的,在杂志上不乏地看到这方面。6类、7类,跟光纤的比较来看为什么要做这个方面的工作,有时候不得其解,我认为主要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  再一个是安全防范方面,最早的时候谈过分析,说要用数字化的一些安防设备、视频类,当时就有人说:不行。为什么不行?就提到了篡改。所以有些政治事件、政治风波里出现了国际上的东西,人们就说了是因为做了手脚,但现在的技术可以这么说,有了这一切以后技术在进步。  另外一点,在国际上有些叫集成商,但实际上一件产品都不出,然后整个地从高端来协调起来。他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对各个系统之间的要求来提出明确,可实施的方案。但是从现有的建筑和老的建筑在改造过程当中以前做出来的,有许许多多的系统都相互独立,因为它并不在于开放。所以逼得有些研发机构在这儿做另一项工作,就是为了使各项协议之间能够相互地对话,所以就做了一个翻译工作。  来来回回的翻译工作可以来进行语音识别,把整个系统糅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有一个功能性的普及。现在这么做的话,你要说一个系统处于一种完全独立的,自己独立的通信协议,我想它的生命并不是太好。所以就到了一个公开、透明、开放的协议上来。  另外,建筑节能。节能的力度是以往历史上没有过的。为什么?70年代、80年代提过节能,90年代也提到节能,但雷生大、雨点小,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淡化下去,这与国家发展的密集度相关。因为可以这么说,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总量上达到世界第二位,这是我们争取了多少年的和平建设,但这种建设可以这么说没有一项离得开能源。所以在一点上国家已经把能源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最高层次,就是国际安全。  美国也提能源安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咱们国家从04年提出来以后,一直到下来9年了,可以这么说步步紧逼。对节能来讲寸步不让。我觉得在节能这个问题上有许许多多的技术值得我们去探讨、应用。
  可以说有些技术是传统的技术,但是传统的技术在节能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设计了建筑设计系统,对所有的类别能耗进行节约,没有这个是无米之炊。但这套系统能不能更好地节能,可以判断确实有它不足的地方。所以有时候把更多的节能空间让给了现在的能源合作管理,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为什么这个行业能够发展,证明这个建筑里确实还有许多节能的方面没有做到最佳。  我曾经遇到一个事情,当时在讨论一个规范,是空调系统的节能设备规范。有一家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在广州跟人家谈一个项目,物业老总问这个节能不节能?我说节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节能20%多,这不是整个建筑所有的能耗。他说我经过几个月的检验明显地可以测试出来,原来依赖很多因素的变化,但经过几个月来看越来越趋于实际情况了。  记得曾经有一篇文章,说上海地区统计了多少楼,做得比较好的是多少,差的是多少,基本上还是一点的:中间大,两头小,也就是说还有很大的建筑空间。  还有监控系统,以及智能照明。智能照明有做得比较好的,像KNX,这个国际技术再加上EIB,等等,做得非常好。这是智能照明。还有住建部半部了能耗检测的导则。从传输到中心的建立等等方面来提出一些要求,这些要求实际上还并不见得完全全面。因为有许许多多的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当中总觉得有些参数,还需要进一步监测。  再加上住建部有些课题的研究是针对节能的问题。与建筑智能化相关的规程也在颁布。所以说除了国标以外,还有行标,逐渐地涵盖各类型的建筑。这里面包括了很多电气,包括智能化而且这一类的职能化可以写得更详细更透彻。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上海分会  像电力监测系统是一个框架图,它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管理监控平台,也有丰富的节能控制功能,还可以达到开放的标准系统接口,可以和其他的一些系统来进行很好地通信,这是集成过程当中对它的必要参数信息资源的情况。还有更好的智能控制技术,通过KNX,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方面,特别方便。  这是数据采集传输的模式,前台采集完以后送到后边去。我们一个建筑里大量的能耗是以电力的方式来体现出来,所以有很多功能,告诉你我的实时曲线、历史曲线等,出现的事故,它的事故惯性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查询。  另外我也从事过住建部关于示范项目的验收,也是能效管理平台,这个做出来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平时用的话可能只是抄某一个时间段的能耗,但整个的实施情况看不出来。曾经在重庆验收一个项目,演示的过程当中马上提出来那一段平行的水平线是什么意思?我说这可以反映出来是否有滴漏的现象,它是一个学校,到了后半夜学生全部已经进入了睡眠状态,没有人去用这些东西,而它的一些能耗属于一个水平帐号,高于横坐标的临界值以上,最后一查确实有滴漏的现象。我说一个礼拜查一次,一个月查一次,怎么知道用了多少。实际上里面是漏的,还是用掉的,搞不清楚。通过这个平台就一目了然地知道里面出现的情况。  能效管理平台的特点是数据处理可以一体化,能效控制一体化,对各种控制的参数、数据做到更准确,更贴切。能效管理平台也可以多样化,因为数据展示可以多样化,因此可以出来各种各样的数据。  另外一个可以支持多种数据展现的方式,再一个是能效控制也可以多样化。定时的控制策略,定量地控制策略。传感器控制策略,多系统地控制策略,这些都可以很清晰。强有力的软件支撑平台在做这个工作。  整个智能化方面可以说,除了现在目前关心的一些问题上,同时还可以看到标准对智能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为智能化技术离不开标准和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规范是什么?  首先,用技术在生活上的应用来推动规范的发展。  第二,国际上有些新的技术在国内还没有普遍实施过程当中看准了这个规范,再推动这个技术的应用。  这是两方面的事情,所以对于智能化的利用,比如视频显示系统,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红外线同声传译,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及数据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等,这些规范有的是新编的,就是以前没有的。还有的是原来的,但可以看到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修编的周期越来越短。以前的规范我们开句玩笑说:农村经济建设30年不变。但现在可不是这样了。  智能建筑的建筑标准2000年一版、06年一版,现在正在修订。智能建筑已经报上去了。另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规范。第一,新规范填补国家的空白。第二,旧的规范经过修订进一步提升了技术含量。  规范的发展带动了技术进步,也彻底告别了几十年不变的老现象。第一,推动技术发展,而且是规范引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规范。第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运营管理里有专门的一条,就是关于智能化技术。以前申报的时候国家没有,都是LED,或者是其他的。但是现在中国有自己的规范和评价标准。所以搞绿色建筑,在这里面也相应地运营管理突出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这也充分说明了智能化建设不是一个摆设,而是运营管理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方便管理,又节省能力,最关键的是在运营过程当中起到人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一些新的技术,像云计算或者是其他。有人说这到底是一朵祥云,还是浮云?要落到实处,这样才更利于技术的发展。总之通过各种新技术来节省能源,另外一个是大型的数据中心,还有一个PUE值,这些值都是智能节能的分水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又提出了智慧城市,一个城市由无数个建筑组成,一个智慧的城市要由无数幢智能建筑来组成。当然建筑只是这个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有很多的市政其他的方面是建筑涵盖不了的。建筑在这个智慧城市里是它其中的一部分,但建筑需要具备智能化,这样才可以为智慧城市奠定基础,否则很难做到。所以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必然对智慧城市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文才:智能建筑最新技术及其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