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大雨点小 智能家居落地路在何方?
OFweek物联网讯:提起智能家居这个概念,大家最直观的想象可能会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钢铁侠》家中的“高配”画面:安防森严的海天大宅,人脸自识别门禁查明访客身份;主人所到之处,灯光、全息屏幕自动激活;忠实的机械臂助手,煎鸡蛋煮咖啡都不在话下,还能制作新一代钢铁侠盔甲;面对突如其来的侵袭,房子甚至能启动防御武器回击等等。这几乎所有的操作任务都可通过语音、肢体甚至是意念来轻松完成。当然,现实中的智能家居要打上些“折扣”。如今我们能做到的,可以将所有家电功能的操控都集结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从而摒弃掉传统的遥控器,使人对家电的控制距离,从家庭范围拓展到移动终端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如果这一技术真正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已然可以给我们的家电使用带来许多便利。但就是这一点所谓的“智能”要真正落地还需经过市场的考验与摸索。
权限门槛 限制跨品牌智能互联
理论上,智能家电只要可以连入无线网络,即可实现远程控制,但现实是跨品牌间的产品互联往往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设置和权限认证,即使是同品牌间的产品互联也同样需要一个复杂体系下的权限允许。这在普通用户的体验上来讲是非常麻烦的,所谓的智能也就形同虚设。
如此情况意味着要想实现“智能家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的智能家电需要一个统一的“入口”,使用者可以通过获得这个唯一入口的权限允许,就可以操作所有连入“入口”的家电。而入口的统一则需要全新的标准来从新定义。
在2014智能家电创新论坛上,小米用户体验总监唐沐先生提出了一个家庭服务器或者说是家庭私有云的概念,以路由器作为智能家居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固有的协议,把符合这个协议的家电设备连入,让路由器来充当家庭智能的数据与控制中心,从这来看路由去也许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入口”。
消费者难愿意为智能家电“埋单”
另外,造成智能家居难落地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体验不过关,还有价格上的落差。一套智能家居10多万的价格,换来的是一个“远程操控”,想必一般消费者都很难愿意为其埋单。智能家居要想真正落地,要符合消费者的使用欲望,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一个概念,一口价格”而是细微的、渐进的且廉价的智能体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