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标题: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工作报告发布,试点总体进度63.4%
[打印本页]
作者:
邢远
时间:
2016-11-12 11:56
标题: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工作报告发布,试点总体进度63.4%
(, 下载次数: 3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Editor/Nsce
简读
2015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新增已完成重点项目有66个,全部试点城市总体进度63.4%。51.4%试点城市开展了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49.2%试点城市开展了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共有约11个重点项目在2015年度取得显著推进。
新闻
10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主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支持的“2016智慧城市与规划设计发展论坛”暨智慧城市设计学组年会在京举办。会上,主办方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李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朝晖以及试点、科研院所、企业代表等参与了此次活动。
数据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含科技部)2015年在智慧城市领域所做的工作,各省厅、试点城市在试点管理系统中提交的年度总结报告内容总结而成。
该报告指出,2015年度,新增已完成重点项目有66个,全部试点城市总体进度63.4%,完成数量及总体进度均高于前两年。过半数试点城市开展了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整体进度约为51.4%。不到半数试点城市开展了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整体进度约49.2%。多地试点通过构建城市运营指挥中心融合城市管理与服务功能,共有约11个重点项目在2015年度取得显著推进,完成进度在80%以上。
观点一
在谈及试点建设特点时,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研究所所长李公立表示,当前,各地已经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智慧专项中,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和技术文件。围绕居民的出行、交易、娱乐等需求,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便捷、安全等方面的服务。政策引导,统筹公共领域商业行为。活用投融资模式,解决资金难题。各地关注各级智慧城市建设分层有序推进。深化推进重点领域智慧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
观点二
与此同时,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指出,智慧城市在创建的过程中,还存在重硬件投入、轻市民参与;建设模式单一,对经济成本和后期商业模式思考探索不足;将关联性不大的建设项目归为智慧城市,增加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质疑;对于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加城镇功能和培育智慧产业的智慧顶层设计和实施部署力度不够;与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以人为本的历史传承和生态文明衔接互动不足;在公共角度思考、规划和提供智慧城市知识创新的能力较为薄弱。
建议一:理念
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代表围绕“科学规划设计,构建生态宜居环境”会议主题,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角度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在会上表示,先进的理念是规划之本。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成为这一时期顺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中,实现从单一到集成绿色生态技术。
建议二:规划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朝晖以《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挑战》为题,探讨城市变化将带来规划理论、分析方法、规划手段等重建。他表示,城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虚拟城市空间取代传统城市空间、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彼此融合;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正经历变迁。传统区位概念出现变化。智慧城市的感知、控制与协同方式改变传统区位因素影响减弱;服务及设施的服务范围跨越空间距离制约;服务范围可能与空间脱节;人们有能力在任何地点工作。此外,虚拟空间实现社会重塑,个体空间行为正发生变化。“挑战中的挑战是无法想象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刘朝晖说道。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规划面临诸多挑战:技术能力存在缺陷、专业技术门槛丧失、隐性规划决策权被挑战、城市规划的脱节等。“为保持自身的正当性、应对技术发展出现的城市变化,城市规划专业必须做出改变。”刘朝晖指出。
他提出应重建城市规划理论。
第一,在城市基础概念方面,将城市作为相互作用,沟通、关系、流和网络的集合,而不是区位的集合。
第二,对于城市布局理论进行重建。很多城市功能已经在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两个维度布局,须从两个层面同时入手。
第三,对城市分析方法进行重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改善规划工作。
第四,对城市规划手段进行重建。认识城市复杂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和动态性,降低对经验和过时规范的过度依赖,寻找城市问题的创新解答。与此同时,还应当重建规划决策模型、实现规划与管理运营的融合以及城市空间的创新。
建议三:价值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表示,从需求与创造的角度看城市设计的价值标准。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看待设计的价值标准。科学求真,城市设计的前提是对待城市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人文求善,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人群需求的人文情怀;艺术求美,城市设计的理想是创造空间环境品质的艺术品位。
建议四:问题导向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院院长洪再生针对当前的“城市病”,提出垂直城市的发展理念。他指出,通过贯彻垂直城市理论优化人口密度,即大容量、高效能的超高建筑位于相对较小的没有车辆、方便行人的土地上。在这片区域内,所有自足的基础设斲、建筑、设备不服务都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工作、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斱面的生活质量
(以上正文完,引自中国新闻网)
延伸阅读:
一、典型应用
智慧城市和大数据规划研究需专注于以下智慧城市发展和大数据规划应用:
一是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二是开发各类城市新技术应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三是积极探索大数据创新应用,设计新型智慧规划,运用移动互联数据,全面提升规划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效益
智慧城市的规划研究可帮助城市明确政府与市场权限,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推动系统化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落地。
帮助政府建立智慧城市控制中心,鼓励市民更好地参与城市管理,提升政府的城市治理能力,完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推动城市服务更为便捷,方便居民在家通过手机端即可获取各项生活服务内容。
运用智慧化手段提升产业发展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实体经济增长。
三、行动
鉴于软通动力、发改委、华为深耕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规划研究成果,北京智联智慧城市教育咨询中心于2016年11月26日~29日特承办了“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规划高级研修班”,届时将邀请发改委、软通动力、中国电科、中国普天、易华录等六位行业大咖、领军人物,以智慧城市规划、架构、运营人才标准为纲,将智慧城市落地实践经验无私传授给新型智慧城市前行者。经过考试与论文合格后,可申请智慧城市专业技术证书;欢迎致电:010-53687822,或邮箱:
edu@nsce.org.cn
,索取学习资料!
中智联智慧城市教育培训中心
作者:
an925830
时间:
2017-8-15 15:05
高大尚、学习中
欢迎光临 智能家居 (https://bbs.mywl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