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标题: 天津市智慧城市专项行动计划 [打印本页]
作者: 邢远 时间: 2018-1-18 06:06
标题: 天津市智慧城市专项行动计划
内容提要: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重塑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依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以及《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期限为2018年至2020年,展望到2025年。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重塑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依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建设智能社会的实施意见》以及《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期限为2018年至2020年,展望到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和新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为城市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9.7个太字节(TB),光纤入户覆盖能力1001.8万户,为全国首个实现全光网络的城市;第四代移动通信(4G)基站总数达到31070个,城镇区域得到了全面覆盖。大型公共场所无线公共局域网免费向市民开放,累计建成接入点2万多个。
二是政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建成电子政务万兆骨干光网,形成了中央、市、区三级网络的互联互通。目前,市电子政务网络已承载全市100个重点业务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在多个领域初步实现了多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审计、城市管理、规划等领域的一批重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发挥新作用。
三是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进一步显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3.7%,智能制造就绪率11.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9.2%。农业物联网“12345”工程加速推进。
四是信息产业集聚发展速度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521.2亿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526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083亿元,形成了以智能终端、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存储器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滨海新区和西青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90%以上,是全市集成电路、通信、新型元器件、计算机等产业的主要聚集区。
五是智慧城市专项领域应用不断丰富。便民服务专线“88908890”做到电话接通率、服务办结率和评价回访率三个100%。智慧社保织就惠民便民网,智慧交通、公积金等掌上应用程序(APP)方便市民查阅相关信息。天津智慧旅游终端、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对网民的及时服务和有效互动。
与此同时,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一是互联网与制造业、农业等行业融合创新不足,“互联网 ”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中,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缓慢。二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社会治理和决策能力亟待提高,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不健全、开放不足。三是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便捷化有待提高,信息化在民生服务、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等领域渗透不足。四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体系尚未建立,全社会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面临形势。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驱动现代化产业创新、提升全球战略影响力的先导力量。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战略发展方向逐步聚焦到信息化领域。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安全的核心领域。智慧型城市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提升公共服务、推动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快速发展。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已上升至我国战略层面,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截至2016年6月,全国95%的副省级城市、76%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智慧城市,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快速发展。
智慧天津建设进入智能化融合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城市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已逐步渗透到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初步实现数据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加强新技术的攻关和应用示范,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天津的实施,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信息化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培育“互联网 ”新经济新业态,构筑城市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加快打造“天津智港”,为“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重点突破。立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围绕城市治理、民计民生、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推动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应用。
——立足基础,彰显特色。根据地理区位、功能定位、产业发展、信息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智慧天津建设,坚持试点带动,突出天津的优势和特色。
——市场为主,创新驱动。围绕技术应用、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等开展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加大对社会公共云资源的利用。
——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不断完善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扩大国产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范围,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可管可控。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进一步提升我市智能化水平,深化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智慧经济、信息安全等领域创新发展与应用,初步建成“智能、融合、惠民、安全”的“智慧天津”,城市信息化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为实现中央对天津城市功能定位、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到2025年,基本完成“智慧天津”建设,主要管理对象和服务事项智慧化应用全覆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为支撑,建成智慧城市感知、支撑、服务、管理四大基础平台,全面实现智慧生活便利化、智慧经济高端化、智慧政务高效化、智慧治理精细化,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建设标杆。
——建成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完成“i-Tianjin”城市级免费无线网络升级,建成大数据存储与超算中心相结合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全面实现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现代化建设,高清互动电视等三网融合应用各区全面普及。
——建成智能惠民的智慧化应用体系。建设完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城乡覆盖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实现全市集成化服务;建成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政务活动全流程网络化办理,实现市、区、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四级网络互联互通。
——建成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完成全市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及“津云”政务云平台,为全市提供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服务;建成全市统一的专业化、规范化灾难备份系统,收集整理我市公共信息资源;建立天津市信息资源大数据库,承载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枢纽、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基础信息资源库。
——建成创新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在全国引领技术创新的龙头企业,以自主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通用服务器、信息安全等为基础的自主产业规模化发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突破,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成可信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结合国家信息安全建设和网络安全战略部署,形成一套与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显著提升城市网络空间安全监管能力,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达到100%,重大危险源在线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三、重点任务
(一)主要任务。
1.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加快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级。加快建设“宽带天津”,大力推进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建设4G网络,进一步推动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基础电信网络的升级改造,全部住宅用户实现光纤到户;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智能交通建设,建设综合智能交通信息系统,打造“互联网 城市交通”;推进京津冀全区域的公交“一卡通”,打造“掌上公交”。全面开展配电自动化改造和智能电表换装工作。加快智慧水务建设,推动新兴信息技术在供水、防汛、水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加快智慧口岸建设,依托天津电子口岸,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善“互联网 ”模式的进出口货物、出入境运输工具、出入境人员等口岸通关服务和港口服务功能,为口岸管理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支撑保障。(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市交通运输委、市水务局、市口岸办、天津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各区政府)
2.推进基础信息安全化。发挥好我市作为首都“护城河”的作用,利用好我市丰富的人才资源,开发好我市高校的科研资源,紧紧依托我市在安全可控技术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掌握一批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打造安全可控创新链。加快推动电子公文系统安全可靠应用工作试点,按照国家网络安全分级保护、等级保护制度和相关标准要求,从制度、标准、安全、应用、技术、产业等方面系统推进试点工作,制定电子公文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规范,构建安全可靠应用与安全测评体系。推广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和设备在运营商级网络、企业级专网、数据中心网络以及我市电子政务网络中的应用,全面提升网络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各区政府)
3.推进民生服务均等化。以为民、便民、惠民为目标,深入推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面向全市市民的智慧化服务平台,促进智慧生活应用全民共享。医疗领域,推进我市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个数据库融合,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双卡合一”,积极推进京津冀跨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社保领域,加快推进市民卡“一卡通”建设,搭建集中统一的人力社保数据中心和数据库,实现业务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教育领域,构建全市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应用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旅游领域,构建覆盖交通、游览、酒店和购物的旅游行业公共服务体系。气象领域,完善城市大气体征监测系统,建立基于影响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系统和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立为城市供暖、供电、供水等智能化气象服务系统,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互动式气象服务和生活引导。社区领域,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农村领域,组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三农”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使农民能够经济、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旅游局、市气象局、市民政局、市农委、各区政府)
4.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加快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深度应用。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建立全市统一的宽带电子政务城域网和政务云计算中心,推动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向采用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迁移。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建立促进信息共享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推动智慧城市管理,全面升级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建立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全实景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推动智能应急,完善智能化应急指挥平台,构建高效统一的城市应急系统,加快开展应急系统大数据应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智慧环保,开发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实时化、精细化环境监督管理。推动智慧安监,构建覆盖全市的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事故处理、监测预警、统计分析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信息化,构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综合信息系统,对食品药品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全过程监控。(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市容园林委、市政府应急办、市环保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委、各区政府)
5.推进数字经济高端化。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带动产业高端发展,构建国内一流的信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领域,加快提升设计水平,争取达到14/16纳米,扩充现有生产线产能,保持规模生产能力。大数据领域,充分发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优势,集中聚集吸引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培育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核心基础元器件领域,大力发展满足高端装备、应用电子、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需求的核心基础元器件,推动我市电子元器件产业向高频化、片式化、微型化、低功耗等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领域,支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服务模式创新和业务拓展,鼓励传统产业应用移动互联网促进转型升级,建设全国资讯服务总部基地。智能硬件和应用电子领域,推动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优势向创造优势转变,发展高水平“互联网 ”人工智能平台,提升消费级和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高端计算机与通信设备领域,构建安全可靠的高端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核心信息设备产业体系。人工智能领域,深化与中国工程院的战略合作,共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加强以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为核心的示范应用,建设智能产业聚集区和领航区。(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各区政府)
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大力推进云制造、平台制造、互联制造、增材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培育数字化企业集群。推进物流行业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支撑国际型港航物流体系建设,形成以滨海新区为龙头、多业联动为重点的精益高效物流服务体系。以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支持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制造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创新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各区政府)
(二)发展重点。
充分利用好我市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高校科研资源,促进自主芯片、云计算、通用服务器、信息安全等相关技术实现突破,掌握一批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打造安全可控创新链。
1.自主芯片设计。
支持我市集成电路(IC)设计企业做大、做精、做尖,鼓励企业加强与新一代终端厂商的合作。在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物联网、安全监控等领域,大力发展系统级芯片、通信芯片、物联网传感器芯片、射频标签芯片、数字电视芯片设计等。开展无线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基带、射频多媒体和数字电视音视频芯片及其应用方案的研发,做好与集成电路制造、封装和测试的衔接,培育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区政府)
2.云计算。
放大我市超级计算发展优势,着力发展超百亿亿次E级超级计算机、艾字节(EB)级存储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及路由器等高端产品。支持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平台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EB级数据存储与处理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推动安全可靠的云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各领域应用,提升公有云服务能力,扩展专有云应用范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区政府)
3.操作系统。
发挥麒麟操作系统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操作系统的开发,重点开发新一代桌面操作系统、涉密专用机操作系统、工控操作系统等。加快部署云服务模式,推进以智能电视、智能穿戴设备等为载体的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研发。推进国产操作系统在关键领域示范应用,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带动全市自主可控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区政府)
4.信息安全。
依托滨海新区信息安全产业基地的高端资源,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研发,重点开发网络安全综合监控、嵌入式控制系统安全、国产密码算法应用等关键技术;开展计算机病毒防治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先进水平的核心关键技术和成果。完善信息安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和应用安全产品和软件,提高基础硬件的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各区政府)
(三)重点专项工程。
围绕政务、社保、环保等领域,实施11项重点工程,发挥好工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智慧天津建设。
1.智慧政务工程。
以转变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提升政务效率为目标,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向各政务部门提供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动态分配与按需服务。推行“云计算服务优先”模式,推动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向采用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迁移,进一步满足跨部门业务协同需求,为市民“一站式”信息服务提供保障。建立促进信息共享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率先推动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信息等基础信息资源多部门共享。加快制定政府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的标准规范,深化政府数据开放与开发,扩大人口、法人单位等基础信息库开放范围,逐步实现不涉及保密信息和隐私信息的公共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各区政府)
2.智慧社保工程。
拓展移动互联网在社会保障中的应用,加强与财政、公安、税务、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网上业务协同。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网上办理平台和移动客户端应用,利用互联网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发布、个性化信息推送等新业务,探索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区域医保结算等互联网应用。建设医疗保险结算服务管理平台和医疗保险集中数据库,加强医疗保险宏观决策分析与数据开发应用。推动人才档案电子化,提升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分析决策能力,拓展就业信息服务渠道,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失业监测及失业预警机制。(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各区政府)
3.智慧教育工程。
推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智慧化教育服务体系。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构建全市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应用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全面推广数字化校园,推进云计算在校园管理、教学服务等领域深入应用。鼓励发展网络化教育服务,加强社会教育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新方式。(责任单位:市教委、各区政府)
4.智慧医疗工程。
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融合。构建全市远程医疗体系,建立健全检验检查结果互传互认共享机制。拓展医疗服务模式,探索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服务应用,发展双向转诊、医疗联合体等新型医疗模式。推广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推动健康管理从点状监测向连续监测转变。推广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分析系统的应用,促进健康信息与养老信息互通。(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等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
5.智慧环保工程。
推进市、区两级环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环境质量、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等信息的集约管理。加快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加强对污染排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推进环境监测信息、环境管理政务等公开化,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对主要环境污染物建立污染扩散模型,完善环境应急资源管理,提供应急指挥辅助决策。(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各区政府)
6.智慧气象工程。
建立气象风险预报预警系统和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立集多种发布手段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系统。建立地基和空基观测相结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体系。建成预报预测精准、核心技术先进、业务平台智能的现代气象预报体系。(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各区政府)
7.智慧交通工程。
加强互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公路、铁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领域的数据互联互通。优化各类智能终端在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布局和无线网覆盖,发展实时交通信息查询、道路通行状况预测预警等智能交通服务。建立全市综合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大数据平台,深入开展数据分析应用,为优化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运输调度决策等提供支撑。推进区域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多式联运信息互联互通等试点。(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交管局、各区政府)
8.智能制造工程。
依托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和领航区。推进制造智能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大力推广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和工艺流程改造,构建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推进互联网 制造,积极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 服务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推进制造服务化,实施大数据共享工程,构建一批行业云服务平台,重点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等行业开展应用试点示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区政府)
9.智慧金融工程。
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构建丰富、安全、便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企业在津设立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机构。引导支付机构、征信机构在津发展。支持金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确化的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争取设立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租赁业务。(责任单位: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市商务委、市金融局、天津银监局、天津保监局、各区政府)
10.智慧物流工程。
发挥港口优势,依托重点物流园区,深化互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构建物流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完善天津港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陆路港货运交易中心和电子口岸平台等现有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整合汽车、电子、钢铁、化工、医药、农业等重点行业物流信息资源,探索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完善智能仓储系统,建设智能化物流仓储基地和货物集散中心,加快各类仓储机构、商贸中心的智能化、网络化改造。(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委、各区政府)
11.智慧电子商务工程。
巩固和扩大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推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建设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鼓励各类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发展,建设集保税展示、物流、交易、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创新试验园区。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集聚一批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工业原料、能源、化工、电子、轻纺、医药等重点领域产业企业,推动相关领域企业开展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等服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各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完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协调推进机制,加强智慧天津顶层设计,强化信息化主管部门职责,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工作机制,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部署,协调组织相关部门,落实各项任务,统筹推进天津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天津市智慧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支撑。(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各区政府)
(二)完善政策环境。
建立健全智慧天津建设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建立适应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需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与安全保障环境,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信息安全等领域地方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数据资源共享、智慧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法制化、制度化。(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各区政府)
(三)探索多元投资。
发挥好我市信息化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强化项目协调和管理。引导海河产业基金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并购投资、项目投资、风险投资、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在津投资项目。(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各区政府)
(四)强化人才支撑。
充分利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等工作,重点培养智慧城市建设领域领军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和集聚国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来津。用好首都创新资源,加强京津两地的人才交流和培训。(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各区政府)
(五)加强京津冀协调联动。
积极会商北京、河北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库、统一身份认证等工作。推动建设区域一体化的网络基础设施,积极开展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交通综合监管、食品安全追溯等领域执法信息协同共享。(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审批办、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交管局、市市场监管委、各区政府)
欢迎光临 智能家居 (https://bbs.mywll.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