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那些事: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你好,我有一个创业项目想要融资。”“什么产品?”“智能硬件。”“……”这样的对话,是不是似曾相识?这一问一答就像:“你中午吃什么了?”“吃饭了。”说了等于没说,行业一度浮躁。智能硬件经历了2014元年,2015上半年引爆行业,下半年突然遇冷,2016明显安静许多。行业沉浮,智能硬件路在何方?本文试图从产品、市场和资本3篇18节,多角度探讨智能硬件那些事。
《产品篇》
用户需求不是随便就能创造不要幻想康庄大道上只有你没有核心技术到底该怎么办选择站着等死还是跪着挣钱所想和所能往往有一段距离在一个看脸的时代要怎么做
用户需求不是随便就能创造
不管技术怎么发展,互联网怎么颠覆,产品的本质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智能硬件也不例外。很多创业者过度意淫智能概念,以为在传统硬件上加个APP就是智能硬件了。还做了很多无谓的创新,最后发现用户并不买单。除非革命性的技术带来革命性的体验,大多数的用户需求不是靠创造的,安全、方便、实用是不变法则。
其实,智能硬件说到底还是一个硬件。也就是说,也许你站得高,但和传统硬件起步一样,都要解决复杂的生产,产品出来都要走向多变的市场。说到这里,在供应链和渠道方面,反而不如传统硬件。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别说颠覆,站的再高都没用,终究会掉下来。智能化本身不是刚需,通过智能化改善体验用户才会买单。
不要幻想康庄大道上只有你
想到一个好点子时,一定要相信,你很可能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要保持清醒,否则很容易陷入自嗨。也许你只是参加了一个活动,听几个砖家胡乱扯几句,就觉得看到了未来,摸到了方向。当一个所谓的趋势,满大街都能听到,朋友圈到处都是,其实已经晚了一步。
但这不重要,需要思考的是,能不能发挥出优势,能不能快速得落地。如果看到一个好方向,但没有任何经验,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做一款智能硬件没那么简单。糟糕的是,往往要熬一两年才知道结果。如果方向看好,恰好还有经验,那么可以大胆尝试了。但不要试图颠覆互联网巨头和传统行业巨头,他们有的用户和渠道,都是创业者所欠缺的。尽量避免正面冲突,集中所有弹药攻克长尾市场。
没有核心技术到底该怎么办
如果你见过投资人,恰巧还上过几次路演,相信一定会被问到:你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吗?你可能会蒙圈,心想有多少智能硬件能有核心技术,你也可能会恼怒,质问投资人到底懂不懂智能硬件?其实这是两套思路,后面资本篇会谈到。
我们都知道,传统硬件本身已经很成熟,智能化改造的技术也都大同小异,而一些核心元器件比如IC、传感器、显示屏等都控制在国外手中。谁都想有技术,但创业初期,缺人才缺资源,想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确很难,唯有加强用户体验,加快市场步伐。智能硬件有几个难点,比如软硬结合、周期漫长、销售乏力等,做好这些已经可以领跑一步了。前期也许没有核心技术,但在算法、供应链、市场营销等方面必须有一技之长。等做起来了,回头潜心研发。
选择站着等死还是跪着挣钱
美国曾经历过淘金热,最终有的淘到了,但大多数没有,不过还有一小部分人靠卖水发家致富了。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2年前入场的智能硬件掘金者,也逃不过3种命运:要么生,要么死,要么转型。
创业者都有远大的梦想,但现实很残酷,竞争激烈,还有巨头搅局。是坚守梦想,还是随势而变?变与不变之间,往往在于创始人的一念之差。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智能硬件创业者在转型,将产品能力转化为方案能力,通过2B造血,等待时机2C。毕竟,要实现梦想,先要活下来。也许,这是一个曲线救国的道路。
所想和所能往往有一段距离
没有人不希望做平台,谁都想占山为王呼风唤雨。很多智能硬件创业者,一开始就想要做平台,希望别人一起来玩,美之名曰战略合作。却没考虑,你到底有什么资源。要知道,任何平台都是砸钱砸资源堆出来的。
智能硬件之所以是大趋势,是因为用户体验的改善和商业模式的变化,用户使用产品产生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升级产品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但是想要有大数据,先要数据足够大。其实,平台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当你销量上去了,用户增多了,你就是一个平台。
在一个看脸的时代要怎么做
相比传统硬件,智能硬件不仅要升级硬件,还要升级颜值。在这样一个看脸的时代,如果产品不够惊艳,都不好意思发布出来,颜值已经和智能硬件挂上钩了。经常看到智能硬件公司和工业设计公司合作,甚至很多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工业设计出身。
这是一个设计驱动的新硬件时代,设计师的地位从来没有这么重要过。不过设计能不能落地到产品上,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端、用户端和生产端。其实,设计的背后,是把情感注入了产品。未来需要更多的设计思维,不仅仅是产品,品牌需要设计,商业模式也需要设计。
《市场篇》
让用户一下就能想到你是谁品牌不是只有大公司才能做产品出来到底要不要上众筹智能硬件销售不能死磕线上忘记智能回归硬件行业本身新媒体营销不只是发发软文
让用户一下就能想到你是谁
现在闭上眼睛,想想去年热门的智能硬件还能记住几个,都有什么特点。可以说少之又少,很多甚至不存在了。智能硬件推陈出新和迭代升级的速度很快,快到用户已经麻木。记不住或者记不清的原因,不仅仅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多数产品都缺少一个清晰的定位。
定位就是通过一句话Slogan向用户传达产品理念,任何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产品,都是有问题的。这一句话的浓缩,来源于每个公司不同的优势和对行业的理解,往往还带有创始人的情怀。
品牌不是只有大公司才能做
提到品牌,很多人要么觉得虚无要么觉得陌生,总认为做好产品就行了,品牌以后慢慢做。或者对品牌有所误解,以为就是打打广告,做做推广。
产品是一定要做好的,但这只是基础。品牌是产品的升华,是对定位的落地执行。品牌体现在格局、形象和细节中,也就是告诉用户你怎么不一样,让用户看到你的不一样,在细节之中不断感动用户。品牌往往由创始人亲自决策,甚至创始人就是公司的品牌之一。北京的智能硬件创业者就比较注重品牌,相关人才也多。而深圳大多产品出身,对品牌还不熟悉。有人说,有钱我也会做品牌。其实,品牌体现在细微之处,即便发一篇软文,做一个发布会,参加一场展会,也可以展现出与众不同。
产品出来到底要不要上众筹
众筹的出现,曾给很多智能硬件创业者带来希望。以前做一款产品,设计、开模、备料,起码需要上百万的资金周转,还要承担市场风险。后来,众筹从国外走到国内,初心很好,创业者将产品想法发布在众筹网站上,喜欢的用户提前付款支持产品实现,创业者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用户也可以优惠享受到最新的科技产品。
然而,和所有舶来品一样,众筹到中国也不得不面临中国化。创业者端,经常跳票,质量堪忧。用户端,缺乏信任,迫不及待。和国外的市场环境差别太大。国内的众筹已演变成预售,创业者不仅要有量产能力,还要设置一定的众筹金额。如果你有资源,那么众筹会是一个很好的营销事件。如果你没有资源,与其做一个失败的众筹,不如不做。上众筹和做一个成功的众筹,差别很大。
智能硬件销售不能死磕线上
毋庸置疑,电商对线下的影响很大,线上购物成为常态。不过凡事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线上卖得动的产品,一般至少具备2个特点:大众消费、易于选择。
去年电商跑量的,还是智能可穿戴,手环手表类。而其他品类,市场教育远远不够,没有触达大众消费者。我们在线上购物,一般会去搜索,如果不熟悉品类,品牌也不知名,很难产生购买,而且很多智能硬件需要体验后才能做出选择。短期内,考虑到智能硬件的普及度和体验性,线上销量相对有限。当然,这不是对电商的排斥,线上一定要抓,只是不能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
忘记智能回归硬件行业本身
有创业者说,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我们不会考虑线下渠道,还是专注线上渠道。但不出半年,就改变了初衷。完全依赖线上,将会非常被动。
当我们在谈智能硬件的时候,往往会过于强调智能,而忽略硬件本身。智能硬件能改变的,是用户体验,而不变的,是硬件所属的用户群体和行业生态。比如智能自行车,不止一个创业者吐槽,做了一年多的所谓智能自行车,到头来发现,还是整天和做车的卖车的打交道。回归硬件,回归行业。
新媒体营销不只是发发软文
如今新媒体大行其道,社群、自媒体、网红等概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实在挑战我们的消化能力。很容易让创业者草木皆兵,真心跟不上节奏的感觉。
拥抱新媒体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盲目跟风。要借助新媒体工具,实现生态营销。生态营销的核心,是通过新媒体打造行业影响力,构建以公司业务为中心的上下游生态。比如以第三方身份,搭建行业社群,通过自媒体形式传播行业观点,提升社群和自媒体的影响力,进而带动公司的行业影响力。社群不是拉一群用户,也不是用来发广告的。而是将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聚在一起,组织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没有利他的开放心态,是做不了生态营销的。
《资本篇》
投资人真的不懂智能硬件吗商业计划书并不是可有可无靠谱的团队离谱不到哪里去商业模式不是靠臆想出来的产业投资对创业者帮助更大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投资人真的不懂智能硬件吗
经常有创业者吐槽,不是我的项目不好,是投资人看不懂。那谁的项目都能融到钱,我的项目没理由没人投啊。如上文提到,其实创业者和投资人看项目的角度有所不同。
不排除投资人看不懂或者不关注,毕竟每个投资人都有各自的专长。比如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投资逻辑就不一样。互联网周期短且发展快,风险大但回报高,很多投机机构会投整个赛道,广撒网提高命中率。但智能硬件链条很长且发展缓慢,能出手的项目基本上都能发展,但回报也相对有限。投资人更看重项目的发展潜力,最好要有核心技术或者竞争壁垒,说白了有没有可能成为行业TOP3。不是你认为的我还好,投资人眼里没有差不多。
商业计划书并不是可有可无
成功的融资案例,往往会被夸大其词。有人说,大牛从来不做商业计划书,喝杯咖啡轻轻松松搞定投资人。也许真有这样的大牛,但一定是极少数,而且表面看是一杯咖啡,背后也许是十几年的人脉。
见投资人,准备好商业计划书是最基本的。尤其是智能硬件创业者,如果连商业计划书都做不好,或者很难看,那么做产品也好不到哪里去。投资人关注的一般都差不多,围绕方向、产品、团队,比如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竞争优势、想要怎么做、为什么是你们等等。一份简要又美观的商业计划书,不仅能提高和投资人的沟通效率,还能增加好感。
靠谱的团队离谱不到哪里去
创投圈有个说法,天使看人、A轮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收入、上市看利润,智能硬件融资不易,很多项目都还处于A轮前后。相对早期的项目,最主要就是看人。
投资人说看人,就是看核心团队,尤其是创始人,比如:创始人是否有行业经验和良好的教育背景、是否有格局和国际化视野、是否能带领好团队,以及团队搭配是否互补、核心成员是否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团队是否稳定等。有人说,创业分两种,一种是做生意,一种是做事业。做生意可以一个人,也不一定要走资本运作,但做事业需要合伙人,一个人走的更快,一群人走的更远。只要团队靠谱,基本上项目都不会离谱。
商业模式不是靠臆想出来的
成功的项目,商业模式没人会质疑,失败的项目,商业模式也不一定就有问题。成败之间,商业模式不是最重要的,需要综合团队、产品、市场等因素。
智能硬件是软硬结合的新硬件,与传统硬件最大的区别在于大数据。以前卖一个产品,卖出去就结束了,也不知道卖给了谁,好不好用。而智能硬件不仅可以连接用户,还可以获得用户的使用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改良产品,还能给用户个性化推荐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短期内,智能硬件的商业模式就是卖货,没必要想太多。产品卖得越多,获取的用户就越多,这样才有大数据,然后再谈未来。
产业投资对创业者帮助更大
去年下半年至今,智能硬件迎来了资本寒冬。不得不承认,虽然好的项目不差钱,但大多数项目还在找钱的路上,而且形势越来越不利。尤其是风险投资机构,出手越来越谨慎,一方面对智能硬件期望下降,另一方面也在考虑新的投资组合方向。风险投资对投资回报率非常看重,与其投一个不痛不痒的项目,不如赌一把大的。
智能硬件链条很长,而且初期发展遵循传统硬件模式。换句话说,创业者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行业资源,比如生产、营销、渠道等重要环节。而产业机构,不仅可以提供资金,还可以提供资源,对创业者的帮助更大。其实产业机构也面临转型,探索新的增长点。等产品成熟了,有数据了,再去谈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会更合适。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如今众创空间遍地开花,每天都有各种行业活动,路演只要你想参加一定有人推你上台。创业者没必要经常跑会,小会选择性参加,可以深入交流,大会尽量不去凑热闹,除了看人还是看人。路演也要少参加,没有多少投资是靠路演敲定的。
融资成功的背后,第一是项目本身的用心打磨,其次是投资资源的未雨绸缪。有句话说,你不牛逼,认识再多牛逼的人也没用。如果项目达不到要求,聊再多的投资人也是白搭。换句话说,优秀的项目,从来不缺投资人。不管什么行业,背后都是人的资源。投资人看项目,也会特别关注朋友推荐的,在见投资人之前,不妨找身边熟悉的朋友引荐下。如果没有投资资源,那么现在就要积累了。当万事俱备,也许你也可以约投资人喝杯咖啡就搞定融资。
在过去的三年里,洋葱妹曾与数百位智能硬件创业者、投资人和行业人士交流,所写内容均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深知智能硬件创业维艰,软硬结合涉及的环节太多。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希望智能硬件创业者都能找到方向,跑到终点。
(文/洋葱妹,图/来自网络。洋葱妹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ID:yang-cong-mei)更多文章:
[*]互联网时代,人搜索数据;物联网时代,数据找到人
[*]智能家居这些年:大闹一场,悄然离开
[*]智能家居在路上:活在当下,剩者为王
[*]致智能硬件众创空间:做不到这些,将难以立足
[*]致智能硬件创业者:选择众创空间,需三思而后行
[*]洋葱妹荣获深圳年度十大社群新媒体
[*]洋葱妹做客UUP创投电台,漫谈智能硬件市场和投资
[*]洋葱妹扑克牌:第一幅智能圈扑克牌
[*]洋葱妹:三个年轻人,一段智能梦
洋葱妹不是卖洋葱的妹子
我们是智能行业三人组合洋:张阳阳葱:陈聪聪妹:师海珍关注洋葱妹,链接智能圈智能旅途,洋葱妹与你一路前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