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索引
开启左侧

半导体封装工艺为什么要测量氮氢混合气体中的氢气浓度?

[复制链接]
iotsensor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半导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封装工艺已成为影响电子器件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为脆弱的芯片提供物理保护,还承担着电气连接、散热与环境隔离等重要功能。在这一复杂而精密的制造过程中,多种工艺气体被广泛应用,其中氮氢混合气因其独特的物化特性,成为多个封装工序中不可或缺的气体材料。
然而,氢气的易燃易爆属性也为生产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在高效利用氮氢混合气的同时,严格控制氢浓度、预防泄漏与燃爆风险,已成为半导体封装企业必须面对的核心安全问题。
一、氮氢混合气体在半导体封装工艺中的关键应用
氮氢混合气通常由氮气(N₂)和氢气(H₂)按特定比例配制而成。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形成惰性气氛,防止高温工艺中的氧化现象;而氢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有效去除芯片表面的氧化层,改善金属层质量及焊接效果。两者结合,在多个封装环节发挥协同作用。
芯片焊接保护
在芯片与基板通过焊料连接的过程中,需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此时芯片金属表面极易氧化,导致虚焊或连接强度下降。通入适当比例的氮氢混合气体,可形成局部还原性气氛,抑制氧化并提高焊点浸润性,从而显著提升焊接良率与器件可靠性。
退火工艺
封装过程中的退火处理用于释放晶圆内部应力、稳定金属薄膜结构。氮氢混合气在此过程中既作为保护气氛防止二次氧化,也借助氢气的还原能力进一步清除残留氧化物,提升界面质量。
化学气相沉积(CVD)
在某些介质层或钝化层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中,氮氢混合气可作为反应气源或载气。通过调控氢氮比例,可影响成膜速率、结构与成分,从而制备出如氮化硅等高品质薄膜。
表面处理与清洗
在封装前道工序中,晶圆或芯片表面可能吸附有机物、微粒或自然氧化层,使用含氢的混合气体可实施还原性清洗,恢复金属表面活性,提高后续工艺的兼容性。
二、氮氢混合气体使用中的火灾危险分析与控制策略
尽管氮氢混合气中氢气浓度通常控制在5%–15%之间,远低于爆炸下限(LEL为4%),但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泄漏风险:管路接头、阀件、焊点等位置若发生泄漏,在通风不良区域可能积累可燃气体,一旦达到爆炸极限并遭遇点火源(如静电、电火花或高温表面),极易引发燃爆事故。
静电放电:半导体洁净室内易产生并积累静电,若放电能量超过氢气最小点火能(0.017mJ),即可能引燃泄漏的氢气。
案例警示:曾有封装厂因氮氢混合气输送管路密封不良导致氢气泄漏,在局部区域积累后因不明点火源触发爆燃,造成设备损毁与生产中断,严重影响工厂运营与人员安全。
因此,实时、准确监测氢气浓度,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是确保封装区域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
三、氢气浓度监测方案与传感器技术建议
为有效防控氢气泄漏风险,应在关键工艺区域及气路沿线布设氢气浓度检测仪,并联锁报警与通风系统。氢气浓度检测仪中推荐热导式氢气传感器:

热导式气体传感器XEN-5320-HP通过测量气体导热系数变化判断氢气浓度,适用于宽量程检测(从100ppm到100%的氢气浓度),响应速度快T90<3s、稳定性高,且不受可燃气体中毒影响。该类传感器普遍用于工业环境、研发及医疗领域中氢气、氦气、二氧化碳等二元或多组分气体的比例监控与泄漏检测。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jz_fbzt!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sctz! !jz_fhlb! 搜索

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 未来论

关注服务号

进入小程序

全国服务中心:

运维中心:天津

未来之家:天津 青岛 济南 郑州 石家庄

                商务邮箱:xy@mywll.com

Copyright © 2012-2021 未来派 未来论 (津ICP备1600023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