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6:创业导师 创业者,基本上是无师自通,毕竟像斯坦福大学那样开设创业课程的学校太少。但是,如果有创业导师的指引,创业的成功率就会高得多。 案例1:2011年,福布斯亚洲版2011年中国富豪榜揭晓,三一重工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93亿美元的身家荣登中国富豪榜榜首。在三一重工上市的前夜,梁稳根的母亲让人把梁稳根叫了回来。母亲说:“儿呀,一个人不管走多远,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醋是从哪里酸的。做人,咱可不能忘本呀!”梁稳根一下意识到,母亲说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恩师翟登科。在梁稳根办焊接材料厂的时候,翟登科免费为梁稳根提供技术服务。可是,翟登科却没有看到梁稳根的成功。因为翟登科过早地闭上了眼睛。梁稳根说:“妈,你不要说了,我会把翟都是的事儿安排好的!”母亲说:“这就对了,做人,一定不能忘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第二天,梁稳根从自己在三一集团的股份里拿出0.97%,送给翟登科的继承人。目前,这个股份价值10亿元以上。在新的福布斯富豪榜上,翟登科继承人的名字也名列其中。 案例2:说起创业导师,不说HP的创业导师特曼教授肯定不行。同时,他也被称为“硅谷之父”,催生了一大批IT企业。 1930年,HP的创始人帕卡德到斯坦福大学,这所大学有一个业余爱好者无线电台,设在四方院工程学院附近的一个小建筑物里。幸运的是,这座建筑离一位年轻教授特曼的实验室不远,特曼教授经常到无线电台聊天。一天,特曼教授邀请帕卡德到他的办公室,建议他在大学最后一年学习他的无线电工程学课程。 共同上特曼教授的课,帕卡德结识了休利特、波特、奥利佛,这些人后来成为HP的经理班子。特曼教授告诉他们:“你们看到了吧,大多数成功的无线电公司是由受教育不多的人建立起来的。 大学毕业时,在特曼教授的鼓励下,他们四个人拟定了一个毕业后自己创业的试验性计划。虽然最后因为在GE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而搁浅,但创业的决心已定。 在GE工作一段时间后,特曼教授邀请帕卡德重回斯坦福深造,后来的一场对话直接催生了HP。 特曼:我印象很清楚,你写过关于《可变频振荡器》的论文,可你真能把那东西做出来吗? 休利特:早就做出来了,只花了55元。 帕卡德:商店里类似的东西要卖500美元,我们正想,您能否帮忙,给哪个厂家推荐一下? 特曼:难道没想过其他的可能? 帕卡德:我们也想过自己办公司做产品,但是没有启动经费,寸步难行。您可有什么建议吗? 特曼:这正是我的意思,我想请你们两位当一回开路先锋,至于经费,今后必须想办法解决,先把这些拿去。 特曼拿出538美元,又给他们申请一笔1000美元的贷款,亲自为他们介绍20多个客户,包括迪斯尼公司。 案例3:“除了乔布斯和沃兹外,苹果公司还有鲜为人知的第三创始人,这就是被乔布斯找来的导师韦恩。 乔布斯觉得,他和沃兹都是毛头小伙子,必须有一个资深、老到、懂法律和商务的人来帮忙。韦恩是个合适的人先选,他心思慎密,经验丰富,懂得法律程序和商务流程。 乔布斯说服了韦恩,让他占10%的股份。韦恩本来以为他们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闹,没想到乔布斯雄心勃勃,很快就退出了苹果。有人估算了一下,韦恩的股份现在价值250亿美元。 当苹果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乔布斯再一次意识到,自己与沃兹初出茅庐,有天分没经验。于是他又找到了瓦伦丁——红杉资本创始人,那个时候的风投,对公司帮助很多,象导师一样。 导师一样的瓦伦丁又为乔布斯推荐了另一位乐于当导师的人——马拉库。马拉库是个生意人,市场营销和管理经验丰富。 案例4: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是擅长技术的年轻人,2001年,作为风投公司对上市工作的准备,施密特被空投至谷歌担任董事长,并于当年7月兼任CEO。三个共同决定,创造了“三驾马车”体系。 其实,施密特既是两位年轻人的好朋友,也是他们在运营方面的导师。这种师生兼挚友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培育着创始人自己的管理和领导能力。施密特在谷歌的角色通常被描述为“家长督导”。2011年4月他在“交班”时称“不用再没日没夜地当家长了”,以近乎完美的方式交权了。 施密特的完美谢幕与乔布斯与“导师”们不断交恶形成鲜明反差,乔布斯被赶出自己创办的企业,就是因为与那些他亲自请进来的“导师”们意见相左。 创业者没有冲劲、闯劲不行,但光有冲劲闯劲也不行。 创业者的缺陷,可以通过合作伙伴的方式互补。如果合作伙伴不能互补,可以通过导师的方式弥补。 导师的价值,可能在于经验,如施密特;也可能在于阅历,如特曼教授;也可能在于专业,如瓦伦丁。 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取决于你缺什么。按照中国流行的说法,缺什么就补什么。 即使不创业,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有导师指点迷津。当你在迷宫中走不出来的时候,或许导师的一两句话就能让你“开释”。 恩师就是创业中的“贵人”,如有“贵人”相助,那么创业就可以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当我们看到那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创业时有恩师相助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有人可能会说,“我怎么没有这样好的运气?”是啊,为什么你的生命中没有“贵人”? 有的恩师,是恩师看中了创业者,从而引导他们创业。比如特曼教授。作为老师,斯坦福有那么多学生,为什么特曼教授唯独看中了HP的两位创始人,必定是“竖子可教也”。 作为老师,教那些学生是没有选择的。作为恩师,对什么样的学生倾注心血,一定是有选择的。恩师青睐你,一定是你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独特之处。所以,与其说是你被恩师被动的选择了,不如说是你的主动行为引起了恩师的关注。 像乔布斯选择导师,则是更加主动的行为。他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主动出去,选择能够引领自己的导师。 以我当老师的体会,学生非常多,多数不会引起你的注意。只有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才引人注意。当然,大学不同于中学,引人注意的不一定是学业成绩很好的学生,通常是表现活跃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有创业方面的想法,都是就会给予指点,或者给予帮助。对于学生来说,毕竟老师见多识广,自己拿不定的主意,经都是点评,可能就敢于拿主意了。 创业导师,到底应该在场外指导,还是应该下场操盘? 特曼教授是在场外指导的“精神导师”,没有干涉HP的正常经营,永远受创业者尊敬。 施密特下场操盘,与创始人合作10年,虽然最终交权,但毕竟没有交恶。按照分析师们的评论,基本上被边缘化了,退出可能是迟早的事。 成功的创业者,个人意志力很强,合作并不容易。如果导师只是场外指导,说不说是导师的事,听不听是“学生”的事,可能不至于交恶。 一旦导师成为同事,指导变成指挥,问题变麻烦了。象谷歌“三驾马车”运行10年的现象毕竟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