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索引
开启左侧

马化腾说站票没坐稳就上岸 互联网+已变形

[复制链接]
邢远 发表于 2016-7-5 08: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从政府将互联网+定为国家战略之后,各类关于互联网+的书籍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无论我们在网店、机场书吧、新华书店以及各类咖啡厅式书吧里,这类“互联网+秘籍”“互联网+路径”的神书都被摆在最为显眼的位置。
image.jpg
翻开这些书,我们看到的却似乎“千书一面”,讲的都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成功的经验。与一位读者聊天,谈到对“商业成功学”的看法,我告诉他所有的成功学唯一的作用是“打鸡血”。
因为这些作品、演讲只有将辉煌的成绩、耀眼的光芒告诉读者才能够获得鼓掌。伟大的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这样写道:
群体喜欢英雄,永远像个凯撒。他的权杖吸引着他们,他的权力威慑着他们,他的利剑让他们心怀敬畏。群体会随时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
成功的个人、企业身上的闪光点则就是让读者臣服的“权杖”,让读者敬畏、鼓掌的“利剑”,因为一旦你进入这个成功学演讲的场景,一旦你进入了成功学著作中,大家都成为被“权杖”所吸引的群体,难保不成“乌合之众”。
image.jpg
我创作的《互联网黑洞 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并不是讲互联网+的成功经验,而是希望能在众人浮躁、疯狂、恐惧、怀疑的特殊时期探究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本质。
image.jpg
因为互联网+是全新的概念,全新的商业模式,截止目前绝对没有称得上是成功的企业,而且行业变化速度太快,让人应接不暇。这正如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6月份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的那样:我们这个站票还没有坐下的时候就已经到岸了,要上新的大陆了。所以,没搭上船的基本也不会过来了。
image.jpg
以不变应万变,反而是当今企业最需要做的事情。因为在这些变化中你难保能赌对趋势,一旦赌错,后果不堪设想。而如果你不被这些浮躁和喧嚣迷住双眼,则必然可以找到行业发展的本质。把握住本质就可以在万变中保持不变,我想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这才是最安全的决策!
以下是《互联网黑洞 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的《后记》部分,解释了我为何要创作这本书,以及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哪里。本书绝不是最出色的互联网分析类书籍,但却是一部带着光辉和思想的商业分析评论。
它的出现无关乎销量,无关乎迎合热点,无关乎哪家企业植入广告,也无关乎有没有大佬推荐,它只是为了安静的讲述磐石之心对互联网+的冷静思考。
后 记
当读者们读完《互联网黑洞》这本书后,估计第一个问题会问:你为何要写这本书?
其实,在2009年我曾写过一本《融合之道》,但是由于当时工作繁忙,加之出版社要求对一些观点进行修正,所以未将该书进行纸质出版。然后以免费的形式放在了我的微博空间、百度文库中供读者们下载阅读。
在《融合之道》这本书中,我谈到了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融合的催化剂,会让企业之间的边界变得十分模糊。同时,也预测未来的10年属于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而融合的机会则更多属于传统企业。
我国第一张3G牌照是在2008年4月发放的TD-LTE牌照,这代表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起航,也代表着融合趋势崭露头角,所以才有了我在《融合之道》中对通信、IT、互联网、家电等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思考。
但是当时的产业融合只是非常浅层次的融合,比如,电视企业推出智能电视、手机从功能机变为智能机。而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血液一般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之中,不仅让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纷纷转型,也让苏宁、海尔、华为开始转型。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上,有些企业感到恐慌,有些企业感到兴奋,所以我思考有必要再写一本《融合之道2.0》。
但是为了更加形象的比喻目前互联网正在席卷全球的趋势,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黑洞”,于是就将本书的名字定为:互联网黑洞。
image.jpg
读者们可能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全书并未对所剖析的10多家企业负责人进行采访,如何保证分析的客观性?
的确,在《互联网黑洞》这本书中,许多案例、故事似乎每位读者都曾在网络、新闻中看到过。其实,本书的信息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于网络新闻。我通过对一家企业大量新闻报道的搜集、阅读、整理、思考、评论,按照我的思维脉络将这些新闻事件、故事情节呈现给各位读者。
同时,也将这12家企业面对“互联网黑洞”时的做法提炼出来,让读者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转型的方法。我既不希望写成一部冗长的企业发展史,也不希望写成一本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偏执评论文。因为书中的12家企业都是互联网转折点上的明星企业,他们无论对与错,都不影响他们敢于挑战的骑士精神,都应该受到赞扬。
毕竟互联网融合之路是一条任何企业都未曾走过的路,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去学习、去规避,所以对于这片一定蕴藏着宝藏的“荒蛮之地”必须让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带领“挖宝者”一路前行。
读者们的第三个问题可能是:“互联网黑洞”对中国企业、中国经济来说是好事是坏事?
我们必须承认互联网所带来的变革力量是无法回避的。在前言中,我就谈了互联网黑洞的几个特征,其实这几个特征你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组织方式,总之他们都是新的。
而这个世界上,一直不存在什么永远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正如海尔张瑞敏、苏宁张近东所言的那样,最终企业的优势都会被趋势打败。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全社会推行“互联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崭新趋势的力量。
虽然政府所倡导的“互联网+”更多是希望在制造业通过科技创新、互联网的手段在供给侧实现升级,从而解决当前中国工业的落后产能、过剩产能问题。但是政府也强调互联网对传统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并要求:“政府的监管模式必须与互联网+相适应,既要做好服务,也要有效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当前互联网对整个经济带来的影响仍然处在模糊阶段,也就是说前方的路口有很多,需要试探哪一条才是正确的路,这也传统企业感到十分迷惑。我认为,传统企业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镇静应对,化繁为简,因为大道至简的道理永远都行得通。
互联网本身是虚拟的,而传统产业是实在的,虚实结合是趋势,而在结合的过程中目的仍然是为了让实体商品、服务变得更好,这也是所有商业的本质。因此,所有企业只要方向是回归商业的本质,就不会走错路。而商业的本质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极致的商品、极致的服务,无他。
然而回归本商业本质并非是创造,创造者是一种可以称之为“艺术家”的商人。正如我在本书前言提出的疑问:这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还是只属于“后互联网时代”?
企业蜂拥互联网,让电话订餐改为网上订餐、让路边招手打车改为网上打车、让银行卡付款变为手机支付、让逛商场购物变为手机购物......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创造什么,是企业强塞给用户的生活方式。
这与蒸汽机车替代马车、与飞机的发明、与互联网的发明,与任何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都毫无关系,甚至与苹果乔布斯创造了iPhone之间都相差数万里。我在这样说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在否认企业去拥抱互联网,而是在平静的阐述一个事实。
一直以来,伟大的创造都是不带有任何机会主义、利他主义、慈善主义色彩的工作,那是创造者的生命中固有的东西,这就像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甚至是陈景润用10年的时间做了一道1+2的数学题。
他们创造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他们自己的存在,他们没有想到任何会使用这些放射性元素、蒸汽机、数学公式的人的需求,那是他们最自私的需求,而所带来的影响却是完全利他的——都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如果说我们无法用同样的标准去对商人和艺术家、科学家、数学家、思想家做对比,我想是正确的。但是我无法理解的是,一家成功的企业,拥有足够的财富,却并不能将自己的精神升华到艺术家的高度,而是要继续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去继续追求财富本身。
他们共同的论调是:人们的生活因他们得到了便利。这种看似伟大的利他主义,其实背后仍然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控制权。在一场场的并购战、烧钱战中,我没有看到一点点的创造力,而贪婪的公众正在被“天上掉馅饼”的补贴砸的幸福的眼冒金星,他们认为“有奶的便是娘”。
有统计指出,2015年中国有95%的投资都投向了消费互联网。而在未来的科技、工业、医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则少的可怜。我想现行的这种“利他主义”正在让我们失去另一次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的机会。
而这才是最大的“互联网黑洞”,它看似有着吞噬一切的力量,却忽视了“黑洞”的另一面,那就是“黑洞”也会吞噬自己。
当这些利用互联网“黑洞”力量战胜对手,实现互联网的绝对垄断之后,他们仍然在进行着中国人吃喝拉撒,侃天论地的“小事”,赚着足以建立宏为丰碑的巨大财富,而面对未来的疾病、环境和水污染,甚至是地球的毁灭都无能为力。
最终,人们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利他主义”者只不过是剥削人们的武器,他们将金钱吝啬的藏了起来,因此创造者无法获得帮助。而没有创造者的国家,是不可能创造并引领时代的。
而这或许正是本书想要讲的“互联网黑洞”,也是所有人,包括互联网黑洞的胜利者最后也不愿看到的。(-END-)
磐石老师只为解剖互联网的未来,他的新书《互联网黑洞-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正式在公众号发售,第一批已被抢光,关注磐石之心公众号:panshizhixin18,400本免邮签名版等你来拿!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2973

粉丝3237

帖子993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jz_fbzt!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sctz! !jz_fhlb! 搜索

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 未来论

关注服务号

进入小程序

全国服务中心:

运维中心:天津

未来之家:天津 青岛 济南 郑州 石家庄

                商务邮箱:xy@mywll.com

Copyright © 2012-2021 未来派 未来论 (津ICP备1600023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