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t 以温控器起家,32亿美刀从了Google,这其中到底蕴藏何种秘密?异或有何秘诀使得Tony能够华丽转身?最近一段时间,关于Nest解读的话题可谓众说纷纭。今天,我们就说说Nest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从一个侧面来解读一下当下国内互联网大鳄纷纷出手
智能家居产品的幕后根源。
关于Nest 的这次大额交易,我们首先需要听听CEO Tony Fadell自己的描述:
为什么要进行此次交易?
法戴尔:过去两年Nest获得了很大的成功,Google注意到了并和我们交谈过。就在Google Ventures对我们进行投资后,Google对我们的业务和市场上的地位有了进一步了解。很快我们获得了Google管理层的大量关注。首先我们谈的是合作,Nest有很多Android客户。自然我们双方有很多东西可以谈,Google对我们有很多提议。
为什么现在接受Google的收购?
法戴尔:关键在于对于Nest和前景和改变世界,我们考虑了很多。这不是一般的添加服务器然后扩大规模的问题。有成千上万的基础架构需要建造。我们要让产品与众不同,不重复其他人做过的事情。如果我们不专注于产品,在竞争中就会陷入麻烦,但建造基础架构是躲不过去的部分,不仅仅是搭好架子,然后去买服务器那么简单。……
从以上Tony的谈话可以看出其中的几个端疑:
1、Nest Labs虽然发展迅猛,给用户带来了看得见的节约,然而受众数量发展也有瓶颈;
2、Tony承认小智能发展到后期,依旧是传统实力的竞争。红海要掘金摆脱不了类似服务器扩大规模带来的经济实力、人才实力和运营实力带来的挑战;
3、回归产品本身,从了行业大鳄也是对用户、对市场负责任的企业态度。
合作、结盟、共赢才是当下新智能团队的良性发展 之路
百度指数显示,从去年起“智能家居”一词在不断升温,首先观察到这个趋势的必定是百度,大数据分析也好,甚至小数据分析都能显示出这个变化。另外,微智能产品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加上不明就里的各类众筹的推波助澜,各类物联网创业小微团队纷纷出手。
作为互联网、大数据的带头大哥,百度是怎么处理和面对这个问题的呢?这也许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解释李彦明们的做法:
1)Nest被Google兼并前:百度态度暧昧,依然遵循所谓“小步快跑”的互联网做法,在市场战略大势不明了的情况下,也不甘心退居二线,类似的教训是惨痛的。这次,百度不惜粉末登场,即便可能是“伪硬件”也不断出手:百度小易,百度影棒,百度xxx……。这从一个侧面也验证了意图占领新智能的居高点,烘托也好,拉动也好,让更多的智能家居终端产品团队不断跳入这个貌似千载难逢的“洗牌”商机。
2)Nest被Google兼并后:能够解读Tony谈话实质对百度这样的团队并不困难,这或许才是百度真心笑一下的大礼。既然,Nest这样的先锋也不免要倒在沙滩上,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这就开始构建平台,鼓吹云服务,推广大数据,开放API,构建生态链。实在不行就先投几个小团队,让他们也“火起来”,还怕没有更多的人跳入?最后,还是百度的天下,还是百度的数据,还是百度的服务。
闯过终端价格战,强化用户粘性运营,团结大鳄,微智能团队或将迎来发展春天
百度也好,淘宝也好,异或是腾讯也好,不管是“伴猪吃老虎”,还是“相伴到老”,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一边要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一边还要谋取更多最终用户的实用认可。作为那些微智能创业团队更是好事,这些互联网大鳄同样存在困然,彼此合作,团结是共赢互利的事情。那还怕什么?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是好事多磨,时间对谁都是成本,只有打赢如下三大战役的才能欣赏到春天的好风光:
1、微智能家居产品的价格战:在没有强大品牌和拥趸的情况下,价格战就是有利的武器。至今,各种噱头巴脑的“智能亮点”“企业战略”还在萦绕,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价格战必将打响。回归微智能产品的本质,以解决主流人群的生活需求为目的,就必须有办法让更多人来乐于使用,乐于参与才是王者之道。
2、微智能家居产品的运营战:既然大鳄在后,大势也是殊途同归,那么,微智能家居创业团队如果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小硬件,小创新,必将被市场淘汰,即便拉上点虎皮也是与虎谋皮,离死不远了。经历过价格战,笼络出种子用户,那还等什么? 产品运营才是团队核心竞争力,在错判中迭代,在互动中成长,恭喜你,你有可能已经被大鳄瞄上了。
3、微智能家居产品的联动战:独木难成林,各类“智能单品”的形单影孤的局面不会长久,经过前两大战役的洗礼,微智能系统就抬到桌面上了。开放API?当然要开放。问题是开放给谁?开放的目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就是该阶段团队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当然,到了这个阶段,如果小李的百度不认同,还有小马呀。合作共赢,服务落地,这样的局面应该是皆大欢喜的正气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