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Quark的推出,并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全新的架构。对英特尔而言,要正面抗击ARM,不是靠一个产品,而是靠一个灵魂,牵引着多条产业链,一起去抗衡ARM,用ARM成功的办法去打败ARM才是最值得骄傲的。文中内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和看法。 半导体的竞争,早就不是产品本身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有时候,看到的未必就是全部,比如面对ARM和英特尔之间,看似是双方楚河汉界间剑拔弩张,实际上英特尔多年来一直是ARM核的最大客户之一。 ARM的成功,是一种商业模式和技术趋势的完美融合的成功,但并不等于这种模式就是成功的唯一模式,至少在诸多IP授权厂商中,没有任何人复制了ARM的辉煌。但这种商业模式依然可以加以借鉴并通向成功的,比如英特尔融会贯通之后推出的Quark。 Quark作为一颗SoC处理器本身,具有诸多的创新性,比如最小的X86处理器,比如采用了简化的传统架构指令集,但相比于这些Quark的内涵超出了单一半导体芯片的范畴,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其可扩展的特性,这不仅仅是模仿ARM的IP核授权,而是面对的是整个产业对半导体IC的全新需求。
如果Quark不可扩展,那么其功耗和尺寸面对MCU或者MPU,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可言,即使英特尔为其营造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对比ARM核的产品也看不出太多的亮点。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妨明确一个双方最基本的区别,ARM面对的客户,是Quark面对的竞争对手,这句话的直接解释可以是,Quark借用ARM的商业模式来对抗ARM自己的客户,这是Quark可扩展的最直接意义。
个性化设计和定制化服务,这是整个电子产品的设计链上越来越突出的主题,通用的平台固然重要,但是强调硬件个性化的潮流已经到来,千篇一律的ARM核带来的不仅仅是半导体芯片的利润下滑和功能趋同,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硬件差异化带来的终端产品的差异化。 当硬件的利润被挤压得几乎窒息之后,总会有那么一些清新的氧气需要注入整个产业,来重新唤起这个产业的活力,正如苹果用iPhone引领的并不是智能手机的浪潮,而是重新定义了个性化硬件价值。在传统的嵌入式领域,通用这个词正在从趋之若鹜变成避尤不及,而定制化和个性化的可扩展的硬件才是当红小生,小米也好,锤子也罢,那些突出个性化的产品掀起的才是迎合这个时代的浪潮。
所以,Quark的诞生更多的是提供一个主处理平台,一个基本的处理单元来做好处理的事情,其他的功能来交给客户去自行定制开发突出产品最终硬件特色的部分,这样带给最终产品的将是别人无法复制的个性化功能优势,而所有的主动权,都交给了客户,这点从商业模式上,给了客户比ARM模式更大的自由度,对最终产品的影响也更直接。 对英特尔来说,开放Quark的架构有自己的优势,也面临一些迫切的挑战。
首先,英特尔明确表示,Quark的设计是可合成的,可以通过扩展点允许客户将自己的功能模块集成至Quark,例如,把有关加强通讯方面的指令模块加进来。对于很多整机和系统厂商来说,这个意义是很积极的,不再需要被迫接受各种芯片内的打包附加功能,也可以藉由处理器去控制很多原来无法直接通信的功能单元,说到底,这个功能是在强调板级硬件的设计自由度最大化,虽然与现有的半导体集成思潮背道而驰,但是却符合市场对电子产品硬件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Quark的指令集也是可以授权的,但是这个上面的问题却值得商榷,因为现在还没有哪个工厂敢说自己的IC工艺比英特尔还优秀,与其授权自己再去生产,为啥不直接买英特尔的呢?不过英特尔同样把机会开放给了代工厂,Quark选择用32nm,就是为了让客户可以去代工厂寻找成熟的工艺自己加工,特别是一些半导体和系统集成的客户,也许有自己的代工需求,也许希望更好的把Quark做集成,当然其出发点看中的都是Quark相比ARM能够给最终产品的硬件带来的差异化。这部分的订单,抢来的几乎多数都是之前ARM的。 对Quark来说,更现实的机遇在于裸片的提供。现在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趋势,特别是可穿戴设备的特殊需求,让裸片提供需求逐渐旺盛,裸片相比于封装好的芯片,可以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也能进一步压缩硬件空间和降低成本。提供裸片需要有比较好的工艺水平和可控的制造流程,而相比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英特尔的工艺和制造技术不需怀疑,提供开放的裸片恰恰是英特尔相比绝大多数ARM核产品企业最明显的优势之一。 当然,开放性和授权模式都是需要长期的经营去慢慢寻找机遇的,ARM在这条道路上也是摸索了10多年才成功的,而且随着Quark的升级和技术革新,相信英特尔会让其变得越来越开放和越来越强大,成为市场上定制化处理器的一个全新选择。对英特尔来说,,在嵌入式领域里,缺少的不是一颗CPU,而是一个可以决定一条产业链和一个生态系统的处理器核心,这个核心就是Quark,一个开放而灵活的Qu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