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索引
开启左侧

10项科技,重塑计算机界面

  [复制链接]
邢远 发表于 2013-7-3 02: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0530040127641.jpg

距离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公映已经有十二年之久,电影观众还会沉浸在用手触摸移动的数字的场景中。目前大部分在办公室或家中使用的还是传统的键盘或轨迹鼠标,上述场景对他们来说,像钢铁侠中的Jarvis一样,还像白日梦一样虚无。

但是,许多公司正努力利用现有的科技尽可能地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其结果让人着迷,也获得了很多意外的发现,我们仿佛已经走到了星际迷航的现实版中。这些有用的实验平台将用科技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并且其中一些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Leap Motion(体感动作操作)

通过触碰屏幕或“翻页”动作,显示内容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明确反应出使用者在真实世界中与物理物件发生互动的过程。而Leap Motion比上述的触控效果更进一步,这项技术在去年问世,轻巧别致,不占地方。一个小型金属硬件置于键盘和监视器之间,任何人只要挥挥手就能轻松使用。

20130530042218904.jpg

Leap Motion反应灵敏,可以识别手写笔画,点触放大和各种自然简洁的手势。它不要求使用者站立或大幅度的动作,只需要快速轻便地做动作,就能完成操作。

相关阅读:《一家将在2013年迎来大爆发的小公司

MYO腕带(手势控制臂环)

MYO看上去并不引人注目,和普通腕带并没有太大差别,但MYO却能在肌肉运动或指向屏幕时感知到这些多样化的肌肉运动。MYO与Leap Motion相比,一大优势在于不受地域局限。宣传广告中,演示者仅通过转动手腕的简单动作,就能调节位于房间另一端的笔记本电脑的音量。演示幻灯片时,不再需要遥控器等装置,而只需要两手指在空气中轻轻一划,就能进入下一张幻灯片。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但MYO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只能接受身体特定部位的信号,如单侧手臂,单个控制信号输入。

20130530042213846.jpg

相关阅读:《挥动手臂,控制电脑

Oculus Rift头戴模拟器

Oculus Rift是由Oculus VR公司开发的头戴式模拟感受装置,它能将数字显示屏上的画面真实展现到眼前,使用者可以随意观看周围发生的情况,获得全新的浸润式的深度体验。加上声音和触觉的刺激,使得使用者更好地探索眼前的虚拟世界。Oculus VR公司已经在Kickstarter平台上融资240万美元,以进一步发展产品推向大众。

20130530042722640.jpg 20130530042722403.jpg

目前Oculus Rift还在发展初期,其硬件系统也存在问题,但建立一种深维度、一对一方式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模拟世界已经走进现实。这种超现实的应用特别瞄准游戏市场,但个人电脑上也有望开发类似技术。

谷歌眼镜

自从2012年谷歌团队在I/O大会上发布了谷歌眼镜的概念,这个产品的发展就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把一副完全正常的眼镜和强大的电脑系统、以及头戴式的控制系统结合起来,乍看之下难以实现。但谷歌还是设法交出了产品,其表现甚至还超出预期。谷歌预计在不久将来将此款眼镜推向公众市场。谷歌眼镜配备有“点视摄像头”,能够拍照和拍摄720p高清视频,还能通过手触式导航菜单控制屏幕上界面。这款眼镜有如移动的电脑,随身携带,随时使用,而在使用者需要关注周围情况时,也能实现便捷转换。

20130530043815658.jpg

相关阅读:《下一代的谷歌眼镜:更多用户,更多应用,更多颜色

Kinect 2.0

动作控制在电玩行业的激烈竞争由来已久。任天堂Wii的问世宣告室内游戏进入了远程游戏杆操纵的时代。第三方竞争者希望能发挥技术上的优势,但仍需面对强有力的大公司的竞争,如微软和索尼。

20130530042645232.jpg

Kinect利用红外原理捕捉游戏者的身体运动,在2010年被首次提出。以这种能够追踪整个身体运动轨迹的技术为基础,创造出了一些给人深刻印象的游戏,如劲舞团(Dance Central),但准确性不足始终是这项技术应用遇到的问题。

Kinect 2.0作为新一代的Kinect,是由微软公司与Xbox One(一种游戏操纵平台)同期发布的。分辨率达到1080p,配备超广角镜头,即使房间再小也能适用。

G-Speak

G-speak由Oblong工业开发,是目前与“少数派报告”中的演示最为近似的产品。使用者带上一副特殊的手套,就能通过各种手臂动作或手势实现对屏幕上数据内容的控制。这种技术可以用来整合大屏幕或多屏幕的内容,帮助大型合作项目和实现更加直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0130530043717424.jpg

注:虽然手套本身看上去有些笨拙,但这意味着不同人可以共享同一套系统,而不用因人做出硬件的改变。虽然离钢铁侠3中Tony Stark的个人实验室的水平还有所欠缺,但重要的是我们终于能够实现这样开创性的互动模式。

谷歌会说话的鞋

谷歌在SXSW大会上展示了一个互动运动场和一双会说话的鞋子,其名字就叫做“会说话的鞋”。当然这还不是面向顾客的产品,(这可能是明智的选择,鉴于谷歌眼镜引来的各种争议,)但确实让我们看到即使是谷歌这样高水平公司,也重视这样的奇思妙想。

20130530042212156.jpg

这双高科技运动鞋上装有压力感受器,加速仪和陀螺仪,能追踪穿鞋人的动作,并发出运动报告,提示和各种调侃,如“伙计,你是不是坐下来工作了?”——听起来有些傻,但这确实创新实验项目的乐趣所在。

相关阅读:《谷歌正在打造一款会说话的鞋

微软:未来愿景

20130530043451240.jpg

微软建立起“愿景中心”(Envisioning Center),其中雇员们开发未来5到10年内消费者可能使用的产品的新想法并做出雏形。今年三月,公司披露了一则视频,给出了“愿景中心”一瞥——包括数量众多的相互联网的触屏系统。一些屏幕甚至占到了客厅的整面墙,并能延伸到卧室、厨房。类似设计师用的大写字台上夹着SuRFace平板,紧挨着就是巨大的触屏,方便交叉平台的合作创新。同样的装置在厨房中则扮演者装饰画和冰箱便利贴的作用,员工们可以添加照片和word文档,并且这样的活动在房间任何地方都能进行。每个屏幕上都配备有与Kinect类似的摄像机,捕捉分析房间中人物的动作,比如员工挥舞一份菜谱询问如何做这道菜时,屏幕就会调动出一系列菜谱和步骤指导。

触屏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把触屏和屏幕结合起来,成为所处环境的墙结构,就能给使用者的工作流程带来巨大改变。

相关阅读:《微软TechFest大会展示:未来电视、3D场景捕捉、3D触觉交互技术

微软Envisioning Center:



Pebble智能手表

20130530042504463.jpg

还记得James Bond戴的神奇的腕表么——带有激光束的劳力士手表,或镶着精工钻石、内置电传系统,能够发送紧急信息的手表?但现在推出了这种腕表的类似物——Pebble智能手表,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结合了广泛的具有吸引力的各项功能和强有力的硬件配置。Pebble一推出就在Kickstarter平台上广受好评。这款手表通过蓝牙与安卓系统和iOS平台连接,能接受手机客户端的短信和IM。 Pebble自带一些预置的APP,但公司已经公开了程序的源代码,这样任何对Pebble感兴趣的人都能向平台丰富更多的功能。

声音识别

20130530043911793.jpg

声音识别软件在各种硬件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近几年的趋势。Siri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Siri在2011年由苹果推出,是iPhone和iPad系统的个人助手软件。使用者可通过正常的短语和单词发布指令,操作各种应用,包括提醒,电子邮件和查询天气等。

谷歌将这种声音功能作为独立于搜索应用的功能在iOS和安卓平台上发布,考虑到其快速、准确和直观的特点,谷歌可能将类似应用推广到Chrome网络浏览器上。

虽然智能手机和平板上的这些声音识别软解褒贬不一,有些评论还颇为刺耳,但实际上有些应用确实十分方便。比如做菜时为了查下一步怎么做,不用洗手翻看菜谱,而只需问声音软件一句即可。

触屏、语音、手势操作组成的美丽新世界

从这些新出现的平台可以看出,传统的键盘和鼠标将不再是必须配置。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在接下来一年内就可以摆脱键盘,或上班时不用打字而只用对这电脑说话。但以现有的科技进步的水平看,把新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实验性尝试是完全可能的,没有理由不去期待用户界面激动人心的未来发展。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精彩评论2

李小呆 发表于 2013-7-5 11: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 未来论 http://www.mywl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麦舍 发表于 2013-7-15 2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科技忒好
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 未来论 http://www.mywl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2973

粉丝3238

帖子9938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jz_fbzt!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sctz! !jz_fhlb! 搜索

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 未来论

关注服务号

进入小程序

全国服务中心:

运维中心:天津

未来之家:天津 青岛 济南 郑州 石家庄

                商务邮箱:xy@mywll.com

Copyright © 2012-2021 未来派 未来论 (津ICP备16000236号-5)